11月6日下午15:00,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开展以“杨家将历史档案之二——杨六郎和他的子孙们”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于9教218报告厅举办,由郑劭荣教授担任主持人,学院部分老师和学生参加。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杨六郎的名号我们又有多少同学知道呢?”讲座伊始,康保成教授就同学们对于杨家将故事的熟悉程度展开了询问,并由此引出了讲座第一个话题:历史人物杨延昭如何成了民间文学中的“六郎”?康教授举例了将星说、大排行说、乳名说这几种说法,最后指出,杨六郎这一称呼极有可能来自民间歌谣,因为《北史来护儿传》中有“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的记载,杨延昭的骁勇善战让人们想到了荣国公的第六个儿子,因此也称呼他为“六郎”。
紧接着,康教授围绕“杨延朗为何改名杨延昭”这一问题展开,结合史料说明,杨延朗是为了避讳才改名,并由此展开讨论了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在杨六郎的故事中,我们既能从他号“六郎”看到口碑的力量,也能从他被迫改名“延昭”看到皇权的霸道。
随后,康保成教授用表格的形式对比了官方史料与民间口传故事的不同,细致地讲述了在民间口传故事和戏曲中呈现出来的杨家将故事,并且提到了史书中不曾记载的“十二寡妇西征”故事。在康教授的讲述中,历史史实与口传故事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了:口碑可以改写历史或补充史书之不足,而看似荒诞的口头文学却也具有本质的历史真实。康教授还指出,在官修史书和口头文学之间,有大量的灰色地带,如地方志和野史笔记。它们同样是研究历史、文学艺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在提问环节,到场的同学都踊跃发言。针对卢晨钰同学提出的如何研究、学习戏曲的问题,康教授指出了戏曲史的重要性,在阅读剧本和戏曲史的同时,还要兼顾“场上”,戏曲毕竟不是纯案头的读物,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演绎。而对于廖彬岐同学提出的如何把握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康教授强调到,首先,史剧不是历史而是戏剧,我们既要将二者区别开来,又要把握它们相通的地方:其次,当下看历史剧,重点已经不在于它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而在于它对于当代的人文价值,它能给当代人带来怎样的启发,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去积极探索的。最后,康教授以《赵氏孤儿》为例,指出历史剧中存在的一些糟粕,并且提出我们应该学会分辨,积淀精华,改造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讲座的最后,郑劭荣教授总结道,此次讲座中康教授谈到的历史和文学的关系问题、文学研究的书面传统和口头传统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我们要建立学术思维,善于从细节处抓住问题、解决问题。
文/刘梅玲 图/谷艳怡 审/戴钰